2007年12月13日 星期四

12.13下大雪(暴風雪)

我好愛現在的波士頓
正在下大雪的波士頓
氣象用的字眼很可怕 snow storm也就是暴風雪
但是在室內吹暖氣的我 聽著album leaf
我只能說 我現在覺得好幸福 極度興奮
為了你們 我錄了一段下雪的影片 想要送給你們
外面白茫茫的 路上也積了一層雪
本來要唸書的心情全變卦 難得看到下雪
當然要把時間花在欣賞下雪
雪下的比雨急 視線變得模糊
沒有開車的我 當然覺得有趣 我愛下雪(但需要買雙靴子)
陽台外面的樹木也卡了一層雪
以前在台灣總是只能透過媒體報章雜誌看到下雪的圖片
現在人在國外 終於感受到耶誕氣氛
在我打字的同時我注意窗外
雪竟然是用噴的 好像電影片廠
我真的好興奮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波士頓下大雪的時候(上次因為在做報告沒空看)
如果雪下的更急 我會再錄一段送給你們 當作耶誕禮物

2007年12月8日 星期六

介於西北與emerson的IMC program

或許這是無病呻吟 或許這是自討苦吃
但是我還是認不住地這樣想
我知道我自己的能力 但是我不想承認
因為我想要突破
到了國外一切是新的開始 而我有調整到自己希望的步調嗎?
很多事情不像當初自己想像的
很國際化的生活圈 很努力的天天唸書 很用力的挖掘這個城市的美 好
感謝那些background很強的人 讓我懂得謙虛 也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的努力空間
不免羨慕你們 我 來自小康的家庭 一輩子都在台灣長大
現在出國了 我想心情就像爸爸年輕時候 一個人北上台北打拼事業
心中一定很惶恐 常常覺得很漂泊
講了這麼多 組織能力很差勁 還是沒講到自己想說的
我是個被動的人 需要環境的刺激鼓勵
emerson是個好學校 但是很需要自我的督促 不然時間就是很快的流逝
聽西北的朋友說 他天天很忙 壓力很大 大家的生活就是上課 下課後圖書館見
老實說 我挺希望自己能在那種環境 雖然我知道我還是會呻吟
但是呻吟的同時 我也長大了 耐力也便好了
這邊 很希望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一起努力 平常當個書呆子 週末當個party animal
這很難嗎? 我不知道
我知道我應該要主動的去做自己一切覺得該做的事情
我知道我現在沒有很努力的準備課業
我似乎還在找尋生活中的平衡點與動力

我真的好想變強一點 我需要自信啊!
自己真的很犯賤 知道很多事情的道理
但就是少了衝勁去做 為什麼會這麼不甘寂寞 是老天爺給我這一輩子的課業嗎?
有時候覺得自己是聰明的 有時候又氣自己很笨 開竅的很慢
老爸花這麼多錢在我身上 我真的很感激他
讓我開了好多眼界 讓我有機會接觸原本不可能遇到的人事物
接下來 就看自己了
Patrick ! It`s all up to you!!! Just do it?!

2007年12月3日 星期一

轉載學姊的blog提醒自己

適應是生活必經的過程。



這篇文章是很久以前在《酪梨壽司的日記》看到的一篇文章,以前的我生活在台灣,也許完全無法體會這種感覺,現在的我卻完全可以了解,雖然我念的不是MBA,我也沒有那麼多networking(拓展人際關係)的機會,但是我相信,只要是異鄉人,或是那種不是從小在外地長大的台灣人,都多少會對這些文字的某一部份產生感觸。




以下轉自《酪梨壽司的日記》之 MBA之路(九):地鐵裡的薩克斯風




--------------------------------------------------------



清明剛過,端午將至,不知不覺天氣轉熱,漫長的學校申請季節也即將進入尾聲。

除了兩所學校五月才會公佈結果,我的MBA申請江山大致底定:申請了十三所,命中七所,一所備取、三所槓龜。這對今年初才在兩三個禮拜內,火燒屁股地把所有申請資料搞定的我,無異是媽祖保佑的結果。

我開始和錄取學校的新生們聚會、詢問學長姐、業界人士、親朋好友們的選校意見,認識許多熱心提供建議的朋友。但進入選擇階段,少了之前的緊湊與壓力,多的是莫名其妙的失落感,以及對未知MBA生活「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徬徨(很老掉牙的台詞,但真是這樣)。到底該選擇都市還是鄉村?東西還是南北?MBA還是IMC?學校排名或台灣校友connectoin?

更重要的是,MBA這玩意兒究竟是不是我想要的?(現在才想這個會不會太遲)

我遲疑了。

前兩天,正在NYU Stern讀MBA的學長「紐約焙果」,寫了一封信給同樣面臨抉擇的新同學J,同時將部分內容轉貼在我版上。這封信原本是用英文寫的,我看完很有感覺,特別在徵詢學長同意後,粗譯成中文,給更多對MBA有興趣、即將申請出國留學的朋友們、甚至對「慾望城市」有憧憬的朋友分享。已經在美國念MBA或是紐約求學的,可能也會熟悉的情節會心一笑。

MBA=光鮮亮麗賺大錢保證=多采多姿社交生活?我適不適合MBA/異國?讀完這篇MBA第一手心情故事後,或許對MBA生涯和留學生活的現實面,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至於那個地鐵上的小插曲,希望也對正在為工作或生活苦惱、焦慮、迷惑的你有點幫助。不論你在台北、紐約、倫敦還是巴黎。

***

Dear J,

(前幾段較personal,略)

我相信你適合什麼地方,要花多久才能適應環境,要視個性和過去的生活形態而定。但根據我對你的印象和我的生活經驗,我想你的朋友可能沒說錯。像你我這一類人,一開始可能會痛恨這個城市,接著開始喜歡他,最後驕傲地以「紐約客」為榮。

讓我來說個故事吧。

在我留學紐約以前,曾經來紐約旅遊過三次。當時我極度熱愛這個城市。精彩的、有趣的、令人驚奇的、不可思議的…我的字典裡有數不清的正面詞彙可以用來形容紐約。直到我真正在這個城市住下來,一切都變了調。

剛開始,我對展開MBA的冒險新生活充滿興奮之情。但沒多久,我就對每天晚上泡pub喝啤酒的生活感到厭煩。我無法完全投入美國人充滿酒吧和啤酒的生活常態。每當重複回答完「where are u from/ what did you do/ what do u wanna do after MBA」,我的聊天話題也差不多山窮水盡。下課後,我只想回家。新生活的刺激迅速褪色,伴隨而來的是無邊的沮喪與孤寂。(台灣學生可以幫的上忙,畢竟台灣人還是比較瞭解台灣人。)

更糟的是,感情問題也來了。生活變的一團混亂。我討厭這個孤立的城市;討厭排山倒海而來的課業壓力和networking(拓展人際關係);討厭被迫和女友分離,這段感情就此結束;討厭骯髒污穢的地鐵;討厭擾人的警笛聲;一切的一切,對我而言都不對勁。

幾個禮拜過後,一個星期日的早晨,我搭地鐵到學校討論報告。地鐵車廂裡有一半的照明壞了,四周很暗。我坐在那兒,頭倚著車窗,疑惑為什麼我的MBA生活竟然這麼不如我預期、這城市對我又如此惡劣。

就在那一刻,一道聲音劃破空氣裡的寂靜。那是薩克斯風吹奏著「秋葉」(Autumn Leaves),我最喜歡的爵士曲目之一。那音樂以一種奇異的方式觸動了我的靈魂。突然間,我發現長久以來,我的思緒一直被學校的混亂糾纏佔領,以至於忘了品嚐這個動人城市的真正滋味。我領悟到,人生不該是這樣,最可笑的是,是我自己讓我的日子變的這麼糟。

自從那天走過這一關,我的生活開始逐漸好轉。現在的我熱愛生活,一點也不後悔來這個城市。我依舊可以想出一堆在紐約生活的缺點:髒亂、昂貴、吵鬧、孤立,但我已經能欣賞這個迷人的城市,不只是以遊客的角度,而是以「紐約客(NewYorker)」的身份。

OK,現在讓我來告訴你,你今年秋天即將展開的MBA生活大概會是什麼模樣,不論你去的是哪所學校。我有很多台灣朋友和我同時來美國念MBA,我們都有共同的經驗:

剛來美國和剛開學時,你會極度興奮。你享受和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經驗,和同學們飲酒作樂打成一片;當課程正式開始,你更興奮了,因為你已經離開學校好一陣子,也從來沒有坐在充滿來自全世界各色人種的教室裡用英文聽講討論過。

緊接著,沈重的課業壓力迎面而來。千斤重的作業、小組會議、上台報告讓你扛的喘不過氣。你可能也會對課堂參與感到挫折。正確答案或是超棒idea就在嘴邊,你卻沒辦法完整地表達出來,那感覺簡直糟透了。(但不用緊張,假以時日你就會克服這個問題。)

然後你的MBA經驗開始進入「現實世界」:一堆瘋狂的企業校園巡迴說明會。你在學校的儲物櫃裡隨時準備著套裝和高跟鞋,每天下課(或午餐時間)換上。你有一個可笑的小名牌,在企業作簡報時,全程別在胸前當作身份識別。你花大量時間研究名單上的企業,絞盡腦汁試圖想出三個聰明絕頂的問題問企業代表。(也可能整個月都在重複問這三個問題,嗯…)

再來就是有趣的部分啦:一堆穿著價值2000美金Armani西裝的banker(投資銀行家)走進大廳,發表無聊(或幽默,如果幸運的話)的演講,分成小組接受MBA學生們提問。拿著搖晃的酒杯,你嘗試擠進每一個小圈圈。你站著等其他人問完問題,同時瘋狂點頭如搗蒜。終於輪到你發問,你朝那個 banker/trader/或管他是誰,丟出你最睿智的問題,他回報以一個肯定性的微笑(當然,如果你幸運的話)和答案。在他的微笑中,你開始臉紅(那是因為有點醉了)。接著其他同學跳進圈圈,重複你剛剛的動作。你記不清接下來發生什麼事,只記得你的頭還是點個不停(歐,還有傻笑)。最後,你決定離開,加入另一個小圈圈,圈圈裡的主角是你有史以來見過最帥氣的banker。在問題與問題之間極短的暫停(最多不會超過99-centi second吧),你向禿頭banker伸出手說:

“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fuxking busy time; it really fuxking helps me a lot.(啊,用詞有點太惡毒,但若你一週之內重複同樣的動作五十次,就會瞭解我想這麼說的原因)BY THE WAY!!! May I have your Email address/Business card in case I have further questions?”

你拿了他的名片回到吧台,點另一杯Merlot/Chardonnay/Coors/Tropicana(如果你發現自己已經醉的回不了家)。這晚,你重複同樣的程序四次,帶著四張名片回家。

故事還沒結束呢。你回家,打開你的筆記型電腦,連上網路,發現五封email躺在信箱裡,提醒你明天就是小組報告交件截止日。你寄出本週另外六個企業校園巡迴說明的參加回函,而且你「必須」email四封客製化的感謝函給那個禿頭的banker、帥氣的banker、傲慢的trader、以及冷血的分析師。已經半夜12:50了,你還有四十頁的案例要讀。更別提你根本還醉醺醺…

我想柏克萊MBA應該也不會差太多。除了穿著光鮮亮麗Armani西裝的投資銀行家換成穿著卡其褲、超級友善的企管顧問。(請注意:「超級友善」不代表你比較有機會找到實習或工作。)

好啦,我想這樣說的也夠了。想知道更多關於找實習的故事?下次再聊。


紐約焙果





--------------------------------------------------------



如果你現在在外地,甚至已經從外地回到自己的家鄉,你是不是對這樣的心情很有感覺呢?

已經不知道多少個人跟我說過,“我覺得研究所的生活不如我預期的好玩,或是出國唸書不像想像中的多采多姿“,很多時候,大家的理由都是因為“過去快樂無憂的遊學經驗“,“難以忘懷的旅遊經驗“,或是“朋友們看似有趣的留學生活“,甚至“本身就對留學這件事充滿憧憬“,種種原因導致你真正在那個城市生活之後,才會發覺,所有的一切都不像你想像中的那樣美好,留學生活不是到處都充滿驚奇,然後你就會開始疑惑,怎麼會這樣呢?為什麼種種的一切都與我對立,都那麼不如我預期般精彩呢?所以,我出國唸書到底對不對呢?


當你在後悔不該讓親愛的爸媽砸大把銀兩省吃撿用供你出國的時候,你是否曾停下腳步,丟下那些消極的失望的悲傷的心情,去看看春天滿城的花朵盛開,繽紛迷人,夏天的綠葉閃閃發光,燦爛耀眼,秋天火紅的落葉飛絮,如詩如畫,和冬天銀白色的雪花,漫天輕舞,你是否懂得去享受那些生活中的浪漫及得來不易的體驗呢?


也許,就像紐約焙果寫的,“適合什麼地方,要花多久才能適應環境,完全要視自己的個性和過去的生活形態而定“,不可否認的,你當然也會時常感覺到這個城市及國家的文化與你原來的有所衝突,因此這些差異令你感到不舒服不安全不適應,甚至排斥它討厭它抵抗它,越往這方面想,很有可能你的生活就會越乏味越孤寂越沮喪,而有些時候,喜不喜歡這個城市或這個國家,都是自己願不願意去喜歡而已,願不願意以欣賞的角度去留意這個也許只在你生命中停留一兩年的城市,完全端看你是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即便現在的生活和你預期的相差十萬八千里,你還是得為自己所選擇的路負起責任,並且讓那條路值得自己勇敢的走下去,不要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比較過去的生活,卻忘了當下的重新開始,有時間去抱怨為什麼會沒有時間去體驗呢?


套句老媽常說的人生哲學,要會唸書,也要會玩!既然來了,就好好享受生活吧!何必花大把鈔票找罪受呢?!

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肩膀真的很緊

期末了
兩個報告一起進攻
而我學到的卻是知道自己的無能
能力太差 結果就是每天活在慌張
我很想知道我該怎麼做 但是沒頭緒地
一直花時間在報告上很痛苦 肩膀很緊 心情很差
我想完成報告 而且是可以漂亮地完成
現在最需要的應該就是方向吧
同儕 給我一點方向吧!!!

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我想要

我想要能專心地唸書
我想要開始去學校健身房運動
我想要能夠自己去探索波士頓
我想要每天都能練習到說英文
我想要吃的健康
我想要開始複習義大利文
我想要把台灣帶來的中文書看完
我想要看很多電影
我想要生活一天比一天充實
我想要我能夠很自在地一個人 完成以上所想要的想要

2007年11月11日 星期日

MBA亞洲人之夜

我想我不會忘記這個派對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跟這麼多的哈佛MIT商學院高材生齊聚一堂
但我卻搞笑地穿了粉紅色地毛衣牛仔褲去赴約
大家一副人模人樣
所以我只好發揮口才 說這就是emerson的學生喜歡搞另類
而且我也不是mba的子弟 所以才不管那麼多
現在千萬不要覺得高材生都像台灣的高材生長得一副蠢樣
這裡的高材生; 自信 帥氣 美麗 幽默 社交能力很強 生活背景很多元
跟他們聊天 能感受到跟世界令一端的人談話
面對他們 原來我很空 英文能力差 實務經驗零 家庭背景不可相比
但是我覺得我很享受這一切 因為能遇到他們真的是我的榮幸
回家的路上 心情極其複雜 每個人的臉孔都在腦海中久久不去
因為他們個人特質強烈的關係吧!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天氣提醒我必須照顧自己

現在這個時候得天氣
已經比台灣得冬天還冷
我想跟阿里山差不多
但現在竟然只是波士頓的晚秋
那我冬天直接死掉好了
從外頭回來 頭開始發暈全身發抖狂流鼻涕
才猛然驚覺 自己原來還沒辦法照顧好自己
沒有媽媽叮嚀多穿點 沒有熱呼呼的晚餐
現在只有自己照料自己
從頭到腳
要學的東西真的好多
連天氣也得學著適應
好麻煩.....
書都沒念好 卻得花一堆錢買禦寒衣物
這樣值得嗎?